使用LabVIEW和PXI進行東海大橋結構健康監測
2013-07-03
我們搭建了一個結構健康監測(SHM)系統,它能夠提供大量的數據來評估大橋損壞和退化程度、結構性能狀況、對于突發性災難的反應。利用這些數據可以對橋梁的設計和建造技術進行研究。上海巨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JUST ONE Technology)使用基于NI PXI的數據采集(DAQ)系統和NI LabVIEW軟件,被選中來搭建這個結構健康監測系統。
我們使用基于NI PXI的數據采集系統,源于其良好的堅固性和小巧的體積,適用于放置在大橋的保護區域中。事實證明,系統在安裝完畢后成功地克服了大橋所遇到的濕度、灰塵、震動和化學腐蝕等各種難題。使用LabVIEW,工程師能夠進行重要的實時分析,同時,能夠對大橋上大量的傳感器產生的信號進行離線處理。
硬件系統設置
對東海大橋實施監控需要使用超過500個傳感器,在大橋每段都放置了加速度計和FBG光學傳感器,來采集環境激勵所引起的頻率響應。同時,大橋還配備了風速儀和壓式傳感器,以記錄頻率響應所對應的環境條件。大橋每一段還設有一個數據采集站,配備NI PXI-4472B動態信號采集卡(DSA)從周圍的加速度計采集相關數據。
另外,我們使用NI PXI-6652同步模塊和 NI PXI-6602計數器模塊,以及NI PXI-8187機箱控制器,來解決數據采集的同步問題。
在對東海大橋上的系統進行設置時,我們給每個PXI機箱都安裝了一個GPS,使用脈沖每秒(PPS)和IRIG-B定時信號分別進行信號同步和時間標識。PPS每秒傳輸一千萬脈沖,為每個機箱提供采樣基準時鐘。這使得采集模塊可以在100納秒的分辨率下對大橋上所有設備的通道實現精確同步采樣。
軟件系統設置
從大海大橋系統獲取原始數據后,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然后為用戶提供最終信息。我們將數據傳輸到中央監測中心進行處理器密集離線處理,而PXI控制器則負責進行即時處理工作。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