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造船廠細分市場 調整結構追逐“海工船夢”
2012-07-13
東南造船廠建造的操錨工作拖船“BRITOIL 41”號。 資料室 供圖
從閩江邊默默無聞的小漁船廠,到如今形成年產值超20億元的規模;在金融危機沖擊影響船舶制造業的今天,取得手持57艘船舶訂單的驕人業績……這,就是東南造船廠生產經營的真實寫照。
無人能夠左右變化,只有走在變化之前。金融危機是市場重新洗牌的過程,對船舶制造業而言亦是如此。但在危機之中,任何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企業,都會盡其所能,尋找適合自己的最大商機。
目前,全國各船企生產經營形勢普遍低迷,而東南造船廠不僅沒有敗下陣來,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在逆境中實現了新飛躍。
船市下行的趨勢固然明顯,但世界經濟對石油資源的剛性需求沒有改變,石油資源的稀缺加快了各國對海洋油田的開發,特別是對深海油田的開發。因而,海工船仍然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正源于此,東南造船廠強化市場細分,抓住國家船舶振興規劃支持海工產品的發展機遇,化危為機,轉型開拓海工領域,將海工輔助船確定為主導產品,加大力度承接、建造海洋大馬力多用途工作船。
自2002年轉型至承接并建造海洋工程船以來,東南造船廠的訂單急速上升,目前在建船訂單可排到2014年。結合新的實際,東南造船廠按照船舶訂單的承接情況和修船市場情況,調整了造船與修船業務的比例,從原先的修造并舉轉變為以造船為主、修船為輔的新業務結構。
同時,東南造船廠積極扶持控股企業福寧重工,在經營接單、資金融通、物資采購、技術研發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生產經營明顯好轉。目前,福寧重工手持59米海工船訂單8艘,開工2艘、分段制作2艘、上船臺2艘、還有2艘即將交船,生產一片紅火,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對東南造船廠而言,如果說專注海工是生命所在,那么增強創新就是魂之所系。去年以來,東南造船廠每年在科研和技術方面投入大量資源,不斷提高在海工輔助船細分市場的競爭力。在59米主導船型的基礎上,逐步優化升級滿足國際造船新規范、新標準要求的主流船型,大力開發75米、85米、105米等具有更高技術含量與附加值的新船,推進產品升級換代。目前,東南造船廠正著手與歐洲著名設計研究院合作,共同開發新型環保的電推動海工輔助船,以便拓展更大的市場空間,進一步鞏固主流船型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十年間,東南造船廠堅守定位,邁出調整結構的輕盈步伐,闖過了企業搬遷、二次創業的艱難歷程。自搬遷至馬尾以來,東南造船廠每年的產值、銷售、利潤均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去年,船廠凈利潤達1.55億元,創歷史新高。2012年前4月,船廠產值達6.99億元,同比增長17%,經營實現逆勢上揚。(謝賢偉)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