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儀器儀表高端人才告急
2011-07-08
一: 我國儀表行業專業人才現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儀表行業迫切需要更多專業人才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重視到了空前的程度,大家紛紛認同這樣一種觀念:"人才是第一競爭力,人才是第一驅動力,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當前,國家之間的競爭、地區之間的競爭、單位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一個人才競爭問題.誰想在激烈競爭中占得先機、占得優勢,誰就必須千方百計地培養人才、使用人才、吸引人才、招攬人才."尤其是在一些相對于國際比較落后的產業,尤其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而在落后國際十余年的儀器儀表行業,人才更是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中國測試儀器學會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曾對我國測試儀器行業開展了調查研究工作.在分析中指出,人才匱乏及大量流失成為測試儀器行業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的嚴重障礙,國有企業尤其如此。
2011年人才再次告急
據悉,江蘇常州今年人才需求總量約為4.5萬人,其中機械與儀器儀表類人才最緊缺,相關崗位人才需求達1萬多,占需求總量的23.4%。
本次公布的數據由常州市人才服務中心、國家統計局常州調查隊、武進、金壇、溧陽人才中心采取聯合調查方式,在7個轄市區抽樣了1839家用人單位,據其在2011年所需人才的數量、專業、職稱等情況后得出。
會上還公布了常州2011年人才需求排名前10位的專業,分別是機械與儀器儀表、信息與電子、管理、教學、電工、材料、科學研究、市場營銷、土建、紡織。這10大類專業的人才需求量占需求總量的84.01%。
二:儀表儀器人才出路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人才飛--中國工控人才如何突出重圍?
工控行業從來都不缺乏普通人才,缺乏的是高端技術人才,由于沒有良好的培訓與科學的規劃,國內企業的專業人才很難晉升成為高端人才,然而ABB打造杭州盈控或許給廣大工控人士提供一個晉升成為高端人才的捷徑。由于盈控是原汁原味的歐洲管理模式,它按照歐洲模式給每個員工設計晉升通道,一個普普通通的員工或許在盈控提供的這個舞臺上得到充分的鍛煉后成為高端人才進入知名外企,盈控也許不曾想到它將來可能成為普通人才轉變成為高端人才的一個跳板。這個有歐洲血統卻誕生在中國的嬰兒——盈控,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它培養出的高級人才,他們給2010年優秀員工海外豪華游就說明這一點;同時他們也為工控屆高級人才提供了一個上升通道,他們聘請研發,銷售高級人才的費用足以讓工控屆同行咋舌。正是由于盈控在國內大力招兵買馬導致DCS行業人才短時間內奇缺,國內DCS企業為了挽留住本企業人才,紛紛大幅度提高員工薪水,如果說盈控的成立結束了目前廉價DCS行業勞動力的現狀也不足為過。
解讀儀器儀表行業“人才荒”的三大因素
儀器儀表行業目前的發展瓶頸與人才匱乏有相當大的關系,迫切需要人才幾乎成了儀器儀表中小企業眾口一詞的關于人才問題的答案。然而,這種關于“人才荒”的無謂感嘆并不能真正對儀器儀表企業的切實發展產生積極意義,要改善中小企業現時的人才狀況,需要從人才緊缺的源頭著手,或許會得到一些啟示。
一、儀器儀表行業體制薄弱
二、培養不利 百萬年薪難覓人才
三、企業人才引進政策存在失誤
在最新發布的全國高校畢業生的需求狀況中,機械與儀表類專業名列需求榜首,需求量遠超第二名營銷類專業。這表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對此類人才的需求仍很大。然而,高端精英人才卻嚴重短缺,人才市場甚至呈現出百萬年薪難覓人才的奇特狀況。
三、對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儀器公司攜手大學 打造優秀技術人才
中國測試儀器學會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曾對我國測試儀器行業開展了調查研究工作。在分析中指出,人才匱乏及大量流失成為測試儀器行業科技創新及產業化的嚴重障礙,國有企業尤其如此。
可見,儀器儀表行業的人才供需成了制約行業發展、轉型、創新比較緊迫的問題。而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這類問題在一段時間還將存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企業紛紛選擇與學校合作。
比如前不久,合肥工業大學——重慶川儀自動化儀表技術研究中心揭牌暨吳朋教授、王剛碩導聘任儀式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行,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韓江洪出席揭牌和聘任儀式。建立合肥工業大學——重慶川儀自動化儀表技術中心將進一步拓展雙方產學研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為學校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搭建一個堅實的平臺。又 又比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溫州高校開始在全國率先設立泵閥專業,為溫州乃至全國輸送泵閥專業人才。
廣東啟動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認證項目
教育部全國物聯技術應用人才培育認證項目(廣東省)在5月22日舉行的物聯網應用國際高峰論壇上啟動。
據介紹,為適應國家物聯網產業發展,為行業輸送優秀專業人才,教育部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育認證項目面向全國高校開展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認證考試,并建立了與之配套的專業教學大綱、教材、教學實驗實訓平臺、考試題庫等。
在論壇上,由“全球物聯網聯盟協作組織委員會(IOTUN)”主導發起,聯合深圳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安防、物聯國際等校企、各地物聯網產業聯盟及業界專家學者組織承辦的物聯網首部《物聯網年鑒》舉行首發式。廣東省互聯網協會會長李悌葛、深圳市福田區科技局局長朱東波、教育部全國物聯網技術應用人才培養認證項目辦公室主任熊垓智等出席了簽約儀式。
我國正式啟動新型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
據參加了該項目學術論證的國內知名專家蕭德云(清華大學教授)介紹,"全國工業自動化人才認證培訓"(IAAT)項目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10年10月17日立項開展的全國性工業自動化人才認證培養項目。"IAAT"以培養技能型、創新型工業自動化人才為目標,認證證書從初級到高級共分設三個級別:自動化助理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自動化注冊工程師。對于不同級別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測試和考核方法,通常采用"ULA基準"來進行測試;即對自動化助理工程師,只考核其專業"點(Unit)"上的技能,對于自動化工程師考核其專業"線(Line)"上的技能,而對于自動化注冊工程師來說,則需要考核其專業"面(Area)"上的技能。
隨著我國工業化日新月異的發展進程,對自動化人才的需求愈來愈迫切。"IAAT"的及時推出,是國內專業技能培訓市場的一件大事,好事!我們有理由相信,"IAAT"必將為我國的工業控制自動化建設培養出更多的企業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那么,"IAAT"這一新型自動化人才培養的模式將出如何全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