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瘦肉精事件公職人員的處理要更透明
2011-03-26
河南已完成第一輪檢查工作,并同時啟動了第二輪檢查和養殖50頭以下的生豬散養戶的抽查工作。目前,已控制到案并采取強制措施38人,其中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7人,取保候審1人。(3月23日《京華時報》)
因瘦肉精事件,河南已控制到案并采取強制措施38人,這一進展是令人關切的,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試想,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公安部、監察部、農業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如此高規格配置,如此高度重視,沒個初步調查處理結果恐怕說不過去,但以往類似事件處理也提醒我們別出現以下情形,如大多先由臨時聘請者、臨時工扛雷,實在不行,就推出相關最底層負責人,再要扛不住輿論壓力了,便是副職頂上。諸多怪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絕跡,其處理形式和結果也很難令人信服。所以,筆者以為,對瘦肉精事件牽扯到的所有責任人的處理都必須,也應該“全裸”。
筆者所說的“全裸”是指所有責任人的姓名、職務,在該事件中涉及的責任有多大,應承擔何種責任等等應該一五一十全部錄入,通過各種傳媒如實向外界公布,接受包括本地市民、知情者和媒體在內的所有人的監督,嚴防有人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是再玩臨時聘請人員、臨時工、底層小頭目抑或副職扛雷的忽悠把戲。
(責任編輯:李志強)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