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示波器的原理
2012-08-13
我國對示波竹的型號已有正式命名方法。以13SJ37J型示波管為例,第一部分的數(shù)字13表示熒光屏直徑為13cm。第二部分的字母S表示示波管.J表示靜電偏轉。第三部分的數(shù)字37僅代表產品序號。第四部分的字母表示熒光屏的發(fā)光顏色及余輝程度,例如J表示發(fā)綠光,中余渾。
1.示波管的工作原理
示波管被稱為示波器的心臟.其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所標電壓僅供參考。
示波管主要由電子槍、兩對偏轉板、熒光屏三部分組成。內部抽成高度真空,當陰極K被燈絲ii預熱后,便以60000km/s的速度發(fā)射電子束。因控制極M的電位比陰極低,故電子束通過控制極時趨于擴散。為此增加了由第一陽極A:和第二陽極A:所組成的“電子透鏡”,帶負電荷的電子在電場中逆電力線方向運動,趨向中心軸線,從而實現(xiàn)了電子聚焦。通常把第二陽極的電位穩(wěn)定在某一正電位,而用電位器改變第一陽極的電位,當二者的電位差調節(jié)適當時,它們之間的電力線分布情況,恰可使所有電子到達熒光屏時剛好射在同一點上,屏幕顯示出一個很小的亮點,起到控制聚焦的作用。
從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若不再受其它電場的作用,將依慣性沿水平方向前進,在熒光屏中心顯示一個靜止的光點。若使電子束按一定規(guī)律偏轉,光點就會隨之移動。示波管的偏轉板相當于一個空氣介質的平行板電容器.在偏轉板上加一定的直流電壓,即在兩板間形成靜電場。改變直流電壓的大小,光點可垂直或水平移位。
若將被測信號電壓經(jīng)適當放大后加至垂直偏轉板上,使電子束按其變化規(guī)律偏轉,同時在水平偏轉板上施加與時間成正比的鋸齒波掃描電壓,由于熒光屏的余輝作用和人眼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所看到的將是一條連續(xù)變化的曲線—被測信號波形。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