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開發出新型微型飛行器
2012-07-27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7月24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開發出一種新型微型飛行器,無需全球定位系統或人工操作就能利用攝像機自主導航并選擇著陸地點,并可識別出人類或是其他物體,使其輕松穿越城市街道和建筑物內部等人為無法控制或定位系統無法工作的區域。
與擁有復雜導航系統的大型飛行器不同,微型飛行器通常需要借助定位系統信號確定自身位置,并在人工指引下避開障礙物,確定前進方向和最終的降落地點。而新型微型飛行器只需操控者在其起飛前告知兩點:起飛位置和到達位置,就會自動利用攝像機和自帶軟件實時構建出周圍環境的三維地圖,從而避開障礙物,并按照之前設定的高度等要素探測適合的平面作為降落區域。一旦選定了某個地點,飛行器就會高空盤旋對該處進行詳細的分析,待確定后再逐步降落。
在實驗中,50厘米見方的帶翼直升機能借助攝像機導航系統,穿過布滿障礙的室內空間成功降落在高架平臺上。研究小組目前正在測試這一系統在規模更大、更復雜環境中的表現。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維杰·庫馬爾表示,這種自主導航和降落的能力此前從未在這一尺寸的飛行器上實現過。他表示,定位降落地點和保持機體平衡所需的信息量約為每秒100次,目前尚未有類似大小的系統能夠具備如此強大的處理能力。這幫助士兵能夠輕易了解高崗或室內的復雜情況,或是在無風險的情境下偵查可疑的物體。未來這一系統還有望與更小尺寸的無人機系統融合,實現微型飛行器大小與性能的雙贏。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