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福利,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资源

網站導航

工業業界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工業業界 >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簡介

時間:2011-06-07 點擊次數:183
摘要:清華大學 精密 儀器 與機械學系(以下簡稱精儀系)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工程學科院系之一,79載春秋的發展歷史,孕育和形成了精儀系積極進...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以下簡稱清華大學精儀系)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工程學科院系之一,79載春秋的發展歷史,孕育和形成了精儀系積極進取、銳意改革、精益求精的優良傳統。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微電子技術及先進制造技術的迅速發展,我系逐步形成了機、光、電、測、控相結合多學科交叉的特點。目前,精儀系擁有四個全國重點學科,即:精密儀器及機械、光學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與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三個一級學科,即: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各學科在全國評估中均名列前茅。建有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兩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即:精密測試技術與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CIMS工程研究中心和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有智能微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籌)、高精度導航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籌)。同時,建有3個校內跨學科聯合中心和7個與企業聯合的實驗室。還建有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為本科生的實驗、實踐教學以及學生研究制作創造了優越條件。
  師資力量
  目前,精儀系有教職工18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千人計劃教授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北京市教學名師獎獲得者3人,在職教授52人,副教授58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21人。三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67名博士后研究人員。
  學生培養及課程設置
  精儀系采用學分制管理和彈性學習年限的本科培養模式,對完成并符合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優秀本科畢業生可直接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專業基礎、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設置了自然科學基礎類課程、人文素質類課程、計算機基礎類課程、機械大類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以及機、電類實驗實踐環節、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綜合論文訓練等。
  為實現寬口徑專業教育,精儀系實行按系“制造自動化與測控技術”統一招生,前兩年為基礎平臺的通識教育,第三年按“測控技術與儀器”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和“微機電系統工程”三個專業方向分流培養。
  精儀系重視課程建設,知名教授、長江學者為本科生開設研討課,本科生課程全部由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主講。為全校本科生開設的課程中有5門國家精品課程、7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0門校精品課程,其中“機械制圖”、“機械原理”、“制造工程基礎”、“測試與檢測技術基礎”、“控制工程基礎”為國家精品課程。近年來我系教師出版本科教材41部,21部被列入“十一五”規劃教材。獲國家教材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市級教材獎多項。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的迅猛發展,測控技術與儀器便成為信息技術的基礎和關鍵,并與信息技術同步,朝著智能化、微型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測控技術與儀器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倍增器”,廣泛應用于現代工業領域的各個方面。本專業是典型的機、光、電、測量、控制緊密結合的專業,該專業重點開展精密測量、智能微系統與微納米技術、微/納衛星系統技術、慣性陀螺導航與控制技術、智能傳感器技術、物聯網/無線傳感網絡測量技術、全息存儲與識別、正交偏振激光原理與應用、近場光學、微納光學、衍射光柵、精密計量、光譜儀器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優勢。本專業培養具備測控技術方面設計、制造、實驗、研究以及計算機應用等能力的現代高級工程科技人才。在掌握堅實寬廣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理論上,同時具備堅實的數學、物理基礎,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兩個工具,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學習課程包括精密工程與制造、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與控制技術、測試與信號處理技術、工程光學、激光應用與光電技術等以及實踐訓練。教學上致力于專業基礎知識的夯實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結合,讓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競爭力和進一步深造的機會。具有在精密儀器、光學工程、精密工程及測控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與開發的能力。能夠擔任相關專業領域的設計制造、生產運行、科技開發與管理工作。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任何現代社會產品,如飛機、航天飛船、運載火箭、人造衛星、電站設備、汽車、加工裝備、集成電路、計算機、生物芯片、機器人等都是應用不同的制造方法,通過各種制造裝備和手段完成的。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緊密圍繞國民經濟對機光電控一體化先進制造技術及其自動化的重大需求,重點發展先進制造裝備及其控制、精密與特種制造技術、先進制造信息化與系統、機器人及其自動化、潤滑與節能減排、超高精密原子級光滑表面制備、仿生生物機器人、航空航天潤滑與密封材料、先進電子制造裝備、生物潤滑材料、微納機電系統、生物機械學與康復工程、機械故障診斷技術、智能材料與結構以及創新機械產品等領域的研制與開發。主干課程除自然科學、人文公共基礎課之外,側重學習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熱工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計算機系列課程、現代控制理論、制造原理、測試與檢測技術等課程。本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后將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和力學基礎,熟練掌握外語和計算機兩個工具,同時獲得現代設計與制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輔助工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數控技術、機器人技術等)、測試技術、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等方面的訓練。先進制造技術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前沿學科和技術,學科跨度大,內容廣泛,涉及制造業生產與技術、經營管理、設計、制造及市場等各個方面。
  微機電系統工程專業
  21世紀,微納米科學與技術將成為一種戰略性的、占主導地位的技術,對人類健康、財富和安全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至少與20世紀中的集成電路、人造聚合物和抗菌素三大發明所產生的全部影響一樣大。該領域的發展將支持科技、工業、經濟、環境和健康以及國防等方面的發明和進步。微機電系統通過在微納米尺度范圍內對物質的集成與控制,創造并使用新的材料和裝置,以實現不同功能的機電或機光電一體化智能系統,涉及電子、信息、機械、光學、物理、化學、材料、制造、生物等多種學科,是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類專業。精儀系是國內最早從事微納米機電系統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并在國內率先設立本科“微機電系統工程”專業。本系在光、機、電技術一體化方面的優勢和研究成果為微機電系統工程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微型傳感器研究及以微納衛星與微型飛行器系統的研究為依托,為本專業學生的培養提供高水平的技術平臺。本專業學生在學習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理論等課程基礎上,學習一系列微納米和微機電系統技術的課程,包括微機電工程材料、微系統設計、微機電器件與系統、微納米測量與測試技術、微結構光電子學、微納制造導論等,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高層次微機電系統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在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還具備充分的國際競爭意識和在前沿交叉學科中從事研發的能力。
  科學研究領域
  進入21世紀以來,精儀系圍繞國家發展目標,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在擁有精密儀器及機械、光學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四個全國重點學科同時,注重各學科間交叉融合,開辟了很多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研究領域:
  (1)精密儀器及機械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精密測試技術、智能微系統與微納米技術、慣性導航技術、智能傳感器系統、物聯網/無線傳感網絡測量技術
  (2)光學工程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信息光學與光存儲、精密計量測試理論與系統、激光與光電技術、固體激光技術與器件等;
  (3)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制造裝備與控制技術、精密與特種制造工藝、現代設計技術、制造系統、機器人等;
  (4)機械設計及理論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機械系統動力學與故障診斷技術、生物機械系統與康復工程、摩擦、磨損、潤滑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微納制造與微納摩擦學、表面工程與技術;
  精儀系專業特色明顯,學科綜合,創新能力強。研究開發了中國第一臺數控機床、第一臺虛擬軸機床和第一顆微小衛星與納型衛星。近幾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700余項,其中主持“973”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5項,承擔課題20余項、“863”高技術發展研究計劃項目50余項、國防重大項目2項、國防預研重點項目3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0項等。平均每年發表學術論文600余篇(其中SCI和EI占50%以上)、申請專利60余項,獲授權專利50余項。
  國際交流與合作
  精儀系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俄羅斯、芬蘭、瑞士等國的一些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互派留學(微博)生和訪問學者,合作開展科學研究。迄今,已組織召開了20余次國際學術會議,使精儀系的學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學生活動及獎、助學金
  精儀系歷來重視班風和學風建設,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機制,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2006年制35班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2006至2008年4個班級獲得“北京市先鋒杯團支部”稱號和“北京市先進班集體”稱號、2004至2008年共18個班級獲得“清華大學優良學風班”稱號、16個班級獲“甲級團支部”稱號、3個畢業班獲得“清華大學優秀畢業班”稱號,2人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04年以來,在全國性科技競賽中獲得1個冠軍、4個一等獎,在校級科技賽事中共獲得10個一等獎。多次成功舉辦清華大學“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新生機械創意大賽”及“虛擬儀器設計大賽”。開辦各種興趣小組,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科技生活,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成長。
  精儀系每年約有35%左右的學生獲得各類獎學金。為幫助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精儀系加大了對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力度。在學校“獎、助、貸、補、勤”的基礎上,設立了 “精誠”助學基金,自“精誠”助學基金設立以來,已籌措了相當數額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全系經濟困難學生獲助比率達100%。
  畢業前景
  精儀系歷來注重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知識層面寬廣、人文底蘊深厚的高素質、高層次、創新性人才,學生具有機、光、電、測、控、計算機、管理的綜合知識與能力,學生知識面廣,適應性強,畢業生一直深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業等用人單位的廣泛青睞和歡迎。
  近幾年,精儀系約有70%的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碩士或博士研究生,8%左右畢業生出國深造,其余畢業生考研(微博)或就業。畢業生就業面廣,就業單位主要有:各大院校、研究院、科學院、航天科技集團、信息產業部、中國國際合作公司、北京外企服務公司等,涉及領域涵蓋制造、航天、信息、管理等。歷屆精儀系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取得很好的工作成果,畢業生中有院士、企業家及各級黨政領導。
  畢業感言
  四年的大學生活在不知不覺中走到了盡頭,相逢的記憶還沒有褪色,轉眼間又迎來了離別的歌謠。時光婉轉地收起四年的青春,歲月無息地刻下四年的耕耘,在這喚醒回首的時刻,回想在精儀生活的點點滴滴,眼前又浮現出一幅幅清晰的畫面。
  大學四年,精儀給了我們充分的成長舞臺。這里濃厚的學習氣氛,讓我們習慣于自習室里那平靜的生活;良好的班級建設,讓我們陶醉于集體給每個人帶來的快樂。籃球賽、足球賽、系運會……一起為班級榮譽的奮斗將我們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四年的同窗鑄就了一生的友誼。第二課堂的精彩豐富了我們的大學生活,眾多的社會工作積累了我們的實踐經驗。難忘在團委工作時和大家一起開會討論、策劃活動的日日夜夜;難忘新生機械創意大賽、機械設計大賽獲獎者臉上自豪的笑容;難忘12·9大合唱我系獲得大獎時的激動;難忘每年的系師生聯歡晚會上那些精彩的節目帶給我們的喜悅。
  大學四年,精儀給了我們家一般的溫暖。感謝我們的班級,她承載了我們班所有同學四年的美好記憶。感謝我們的年級主任、班主任和輔導員,在我們茫然時給予最為真誠的建議,在我們成功時給予最為衷心的祝福。因為你們,精儀成了我們第二個家。因為你們,我們脫去了入學時的稚氣,學會了用理性對心外的世界擔當,用感性對自己的心靈承諾。
  大學四年,精儀給了我們放飛夢想的翅膀。我們即將畢業,奔向人生的下一站。此時此刻,我們發現,精儀為我們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在這屆畢業生中,約有百分之十的同學選擇出國深造,百分之四十的同學繼續攻讀本系的碩士或博士學位,百分之三十的同學到本校其他院系或其他院校和研究所讀研,其余部分同學則跨入工作崗位,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我們知道,我們的學長中有去大型國有企業的,如航天部門、中石油等,有去國內著名企業的,如聯想、華為等,也有去外資企業的,如微軟、IBM等,或許我們也會走上其中的一條路,但是我們不會忘記,是清華、是精儀為我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我們將謹記學校和系里對我們的教導,謹記清華人的責任,在各條戰線上貢獻我們的力量。
  我們就要向母校、向精儀揮手告別。不舍的是清華的厚重底蘊,難忘在精儀的點點滴滴。但面對夢想的召喚,我們收起記憶,毅然前行。祝福母校、祝福精儀的輝煌能代代傳承,并隨時間無限延展。
  清華大學儀器精密器械系聯系方式
  電話:010-62782579
  傳真:010-62784799
  網址:http://www.pim.tsinghua.edu.cn/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跟我們聯系!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2010-2022 儀器儀表信息網 www.jeraylynn.com.長沙艾克賽普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創新測控:知其新,創其妙! 備案號:湘ICP備13003126號-1 XML地圖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湘域智慧南棟611

聯系方式 二維碼

服務熱線

0731-84284278

掃一掃,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昭苏县| 兰州市| 万年县| 阳江市| 凉山| 乐安县| 收藏| 旅游| 泗水县| 江川县| 陆川县| 江津市| 光泽县| 潞西市| 西吉县| 重庆市| 池州市| 黎平县| 黄浦区| 咸阳市| 瑞昌市| 内江市| 志丹县| 扎囊县| 建瓯市| 蒙自县| 长治市| 南康市| 竹溪县| 武陟县| 钟山县| 安阳县| 抚松县| 门头沟区| 汪清县| 明光市| 岳池县| 富阳市| 左权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