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光所新成果可實時分類測量藻類濃度
2011-07-20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承擔的科技項目“浮標式多參數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研制及水華預警系統研究”近日通過安徽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該項目應用葉綠素a熒光光譜特征分析原理,研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體藻類快速監測儀系統,可實現藻類濃度的原位實時分類測量,可應用于水華和赤潮的預警。
項目負責人、安光所環境光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鈞介紹說,由于工業污染等因素,近年來我國大型的湖泊與水庫富營養化日益嚴重,水華持續高頻次發生。該項目針對水體富營養化連續監測及藍藻水華預警的需求,研制了浮標式多參數水質自動監測及水華預警系統,可實現水體藻類濃度及相關水質參數的連續自動監測和藍藻水華的短期預測。
湖泊浮標作為水質多參數傳感器的平臺,實現了湖泊水質的自動、在線、連續監測。它具有機動靈活、實時、準確度高、測量參數多、代表性好、全天候、動態、連續測量等優點。即使在惡劣環境,在其他現場監測手段都難以或無法實施監測的時候,湖泊浮標仍能有效工作,是世界各國對湖泊和水庫水質監測的發展趨勢。
張玉鈞說,項目研制的水質監測系統自2009年8月開始在巢湖進行示范運行。目前系統已正常運行兩年,成功實現了巢湖夏秋水質參數及藻類連續在線監測和水華預警。項目的研究成果對及時、準確地掌握我國湖庫水環境變化信息,增強水華災害預測能力,保障飲用水安全,降低水華災害造成的損失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及實用價值,并能夠為各級環境管理部門進行湖庫水環境資源綜合管理,制定保護水環境的重大決策和長遠規劃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和技術支撐。
最新資訊